close

這塊土地上的人民、海外的華人、對岸的中共、甚至是全世界都在等,
到底接下來的四年會是誰作主?

是再一次的政黨輪替?還是執政黨繼續蟬聯?



不管怎樣,幾個月來被搞得烏煙瘴氣的耳根子應該可以在明天過後暫時得到些清淨,
當然前提是不會再有當年的鼓吹暴動遊行…等狗屁倒灶的事件。


到上個月,都還很不確定到底我這渺小的一票該蓋給誰,
直到最近,在瀏覽部落格時,
意外的看到這句話,這句似乎被人民遺忘好久卻這麼熟悉的話:

選賢與能。


是啊,選舉不過就是選「賢」與「能」嗎?

不知道何時開始,
人民在選舉時變成「挑一籃爛蘋果裡還能看的那一個」,
其實很感嘆也很無奈,
為什麼我們不是應該要選擇賢德與有才能的那位候選人為人民服務呢?
為什麼我們要變成是從兩害取其輕來當一國的治理者?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選舉成為一種攻訐的武器,
大家都在比誰選前的攻擊抹黑的手段比較高明,
竭盡所能的互揭瘡疤,把對手的弱點放大擴大再挖大,

誰先站不住腳,他就輸了。


然後再進一步撕裂與分化,挑起種族族群地區的對立,
媒體的交相渲染也成了一種助紂為虐,
群眾的觀感被影響,眼睛也變得盲目。

多可悲的一個現象。


誰做了什麼說了什麼見了什麼就是不愛台灣,
你投他就是不愛台灣,就不是台灣人。
這樣的認定,我疑惑著。


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沒有人是樂見國家走向沉淪敗壞之路,
也沒有人希望這樣小小的一塊土地還要被這樣作切割,
我也試著相信,每位候選人提出的政見都是為了國家好,

只是回過頭又很納悶,
我們不是選一個人的個體嗎?
跟這個候選人的祖宗三代親朋好友做過什麼說過什麼見過什麼又有什麼干係?


我們需要的是一位能為人民努力能為這塊土地奮鬥的人,而不是一位聖人。



撇開政治立場不談,
私心覺得這次民進黨在選舉文宣上的功夫下的比國民黨來的漂亮,
(當然指的是正面的宣傳而非攻擊類。)
也一度影響到我的觀感。

如果台灣的選舉能多一些在自己本身政策的倡導,
少一點撕裂族群挑起對立的言論,少一點攻擊造謠和抹黑,

這樣的政治,是否能帶給人民對台灣政治多一點信心?



這次大選,是我第二次投總統,
至於公投議題的票是否會投,我的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我兩張都會領。


我不知道堅持要去中正化的意義是在哪?
好好的一個中正紀念堂難道拆了牌樓換了名字,歷史就會不見了?
更不懂所謂的「中華郵政」與「台灣郵政」差別在什麼地方。

我不能明白我們六歲時,有人遭遇政治屠殺的黑暗,
也不敢想像七歲時,有人自焚只為了言論自由的激進,
更無法理解十二歲前,人民保姆可以毆打遊行民眾的縱容。

也正如某電視文宣說的:「這些歷史都過去了,但它們不很遙遠。」


夷洲、Formosa、大員、台灣、中華民國…,這些都是這塊土地曾有與現有的代名詞,
都是屬於這塊寶島的歷史,而歷史,是無法也不需,更不能抹煞。

歷史的傷口永遠都會存在,這些傷痕告訴我們現在能擁有的自由與民主是多麼珍貴,
身為後代的我們應該做的是感念過去為民主努力的人並記取教訓,
而不是藉以作為切割分化彼此的武器。

正因為這一切是得來多麼不易,
支持這塊土地向國際發聲是身為後代的我們更該做的,不管是入聯或返聯,

我無法說明到底贊成以「台灣」名義進入聯合國,
或以「中華民國」名義重返聯合國的差別在哪?


的確公投通過並不代表我們國家能進入聯合國,
在某種程度上真的可以說是台灣人自己投爽的東西,
公投議題也引來不少浪費資源甚至是什麼鬼陰謀論的撻伐聲浪,

只是,

如果連人民都不肯定自己國家了,那又怎麼要別人肯定我們?

生活在這片土地上面的每個人民都應該大聲向全世界說:

「台灣,中華民國,是一個有自主權的國家,我們也有權利在世界上立足。」

這無關種族,無關顏色,更非關黨派。




或許是時代的變遷吧,
在我周遭同一輩的人談到政治,已沒有老一輩的激進與憤慨,
是該慶幸年輕一代的理智,還是我們沒有政治的參與感,
我也說不上來。


加上開票時間,約莫再二十個鐘頭過後就要決定台灣未來由誰當家,
其實到了現在也很難去影響他人的自由意志,

不管支持誰,
每個人都需要丟下過去被媒體擺弄的觀感,遵從自己的意念,
這一票該是給心中覺得能為國家為人民造福的候選人。

我們是選「賢」與「能」,而不是選比較不爛的那個人。


不論是誰當選,希望明天過後,這塊我們珍愛的寶島能有個更美好的未來。
















--
這是一篇企圖想要中肯的不中肯政治文,
感謝你的耐心看到這裡。
:Q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absnek 的頭像
    rabsnek

    rabsnek

    rabsne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